热门搜索:
热门搜索:
在大锻件淬火、正火冷却过程的工艺参数中最关键的是选择恰当的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
对于性能要求很高的高合金钢大锻件,必须选择能够保证工件心部奥氏体完全躲过珠光体和上贝氏体转变的冷却速度,以使锻件沿整个截面获得下贝氏体或下贝氏体加马氏体组织。终冷温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锻件的冶金质量。对于夹杂物、气体含量都很少,化学成分十分均匀的优质电站大锻件终冷温度可选择为40~60°C或60~80℃。对于冶金质量较差的锻件,终冷温度可提高至200~250℃。在终冷温度下的保持时间,应以使锻件心部完成所规定的组织转变为准。
对于大型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冷却后获得下贝氏体的要求有时难于达到。这时应将心部奥氏体过冷到防止出现粗大珠光体和铁素体的温度,对低合金钢锻件终冷温度可选为400~450℃; 碳钢件可选为450~500°C。
对照相应锻件的冷却曲线和所用钢种的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曲线,可获得锻件尺寸、冷却速度、冷却时间、终冷温度以及转变产物与性能水平等方面的完整资料。从图2 所示实例可以看出,为使锻件心部无珠光体,应保证锻件心部冷却速度。
不小于υ1终冷温度不高于450°C。如要使锻件心部获得马氏体组织,必须保证锻件心部冷却速度不低于υ2, 且应过冷到300℃以下。在确定终冷保持时间时,必须充分考虑组织转变热效应的影响。